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(1981年~1985年)
湖南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,是根据中共十二大提出的二十年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全国"六五"计划的基本任务与方针原则,在总结湖南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,分析湖南经济的基本特点与现状,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,经过多方征求意见、多次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,1983年5月经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并正式下达。
主要目标任务:
"六五"计划的基本任务是:继续贯彻执行"调整、改革、整顿、提高"的方针,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加快经济管理体制改革,努力提高经济效益,求得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。严格控制建设规模,有步骤、有重点地开展技术改造,加快农业、能源、交通和教育、科技等战略重点的建设。搞活内外贸易,增加财政收入,进一步理顺各种比例关系,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。
("六五"期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第一台银河亿次电子计算机)
"六五"计划经济指标:1985年,社会总产值达445亿元,国民收入达217亿元,财政收入达33.5亿元,"六五"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共75亿元。1985年,主要农产品产量,粮食2450万吨,棉花7万吨,水产品25万吨,生猪年末存栏2100万头;"六五"期间每年造林310万亩;加快山区建设,解决群众温饱问题。1985年,工业主要产品产量,钢85万吨,生铁94.4万吨,钢材80.5万吨,原煤2185万吨,发电量137亿度;自行车9万辆,缝纫机61万架,手表40万只;电视机10万台,收音机60万台;洗衣机8万台、电冰箱700台,电风扇40万台。1985年,全省货运量6325万吨,客运量3.8亿人;邮电业务总量8790万元。1985年,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7亿元;外贸出口商品收购14.5亿元;出口总额4.95亿元。"六五"期间,抓好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9项,推广技术成熟、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成果52项;1985年,各类中、高等学校招生1072532人,招收研究生465人,在校小学生682万人。1985年全省病床达12万张,卫生专业人员达18.5万人。5年内摄制电影片23部,1985年电视覆盖率达63.1%、中波广播覆盖率达41.3%。1985年全省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平工资791元;集体职工人平工资706元;农民人平纯收入300元;1985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756元;到1985年,全省人口5611万人,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‰以内。
(被评为湖南1985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QT80A自升式塔吊在北京投入使用)
执行情况:
"六五"期间,湖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,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很大的发展,胜利完成了计划规定的各项主要指标。
"六五"期间,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发生如下重大变化:建立和完善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;建立和完善了以计划经济为主,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;建立和完善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各种经济区,形成经济网络;建立和完善了以国营商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商品流通体制。
("六五"期间建成投产的马迹塘水电厂)
"六五"期间,国民经济稳定增长。1985年,全省生产总产值349.95亿元,五年间年增长率高于"六五"计划前28年平均年增长率。
"六五"期间,湖南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时期。1985年,农业生产总值147.72亿元,5年间平均年增率6.3%,大大超过前28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。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2514万吨,棉花10.11万吨,生猪年末存栏2441.7万头,水产品31.99万吨;全省乡镇企业总收入101.99亿元,比1980年增长2.28倍。粮棉油加工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;农机运输占农村总运量的80%。
"六五"期间,通过调整、整顿和体制改革,工业内部比例关系趋向协调,发展速度加快,经济效益提高。1985年,全省工业总产值完成127.08亿元,平均年增长10.2%。列入计划的65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,有46种达到或超过"六五"计划规定的指标,其中有17种提前1年完成计划,19种提前2年完成计划。钢产量达到109万吨,生铁115.08万吨,钢材95.38万吨,原煤2944.82万吨,发电量147.51亿度;汽车6061辆,增长2.2倍;缝纫机、自行车、手表、电视机、录相机、电风扇这6种产品1985年产量比1980年分别增长1.4倍、4倍、3.5倍、8倍、403倍和183.3倍。产品质量提高,花色品种增加。1985年开发新产品1223种,其中7个获国家金质奖,31个获国家银质奖,150个获部优质产品奖,190个获省优质产品奖,118个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。经济效益也有提高。全民工业企业亏损面减少到1985年的10.3%。
("六五"期间建成投产的湖南益阳苎麻纺织厂的纺纱车间)
1985年交通部门完成货运量8883万吨,完成计划的140.4%。货物周转量445.56亿吨公里,比1980年增长47%;客运量45851万人,增长99%;旅客周转量247.10亿人公里,增长110%。1985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2299公里,居全国第八位;公路通车里程56002公里,居全国第三位;内河通航里程9941公里,居全国第四位。1985年邮电部门完成业务总量10412万元,完成计划的118.4%。
"六五"时期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.35亿元,为计划的264%。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15个,其中包括益阳苎麻纺织厂、马迹塘水电站、东江水泥厂、湖南图书馆等。全部建成投产的更新改造项目7258个,新增固定资产39.46亿元。5年内铁路交付营运里程603公里,新建公路366公里。
("六五"期间建成投产的东江水泥厂的旧址)
5年共完成财政收入163.04亿元,平均年增长5.6%。财政支出140.09亿元,平均增长11.1%。1985年,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7.3亿元,平均年增长13.2%。全省同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和经济技术往来。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3.06亿美元,比"五五"期间增长1.3倍。全省利用外资项目177项,总投资达1.44亿美元。5年内引进技术设备项目370项。在国内发展横向经济联合。1985年,同上海、北京、广东等25个省市签订各种联合协作项目合同2056个,引进人才3800人,引进资金3.5亿元。
"六五"期间,全省取得科技成果6800多项。其中有76项获得国家发明奖、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,有685项获得省优秀成果奖,有2项分别获得国际金、银质奖。1985年,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达1045万人;全省人口76%的地区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。电视覆盖率达75.1%。出版各种图书15亿多册。1985年末,全省拥有病床13.12万张,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.54万人。5年中,全省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获得金、银、铜牌329枚,参加世界比赛获得金、银、铜牌79枚。
("六五"期间兴建的湖南省图书馆)
"六五"期间,城乡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。1985年与1980年相比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95元;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到1059元。1985年底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0.11亿元,比1980年增加3.4倍。城乡居民人平消费水平平均年增长8.2%。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,吃的比过去好了,穿着向多样化发展,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日益增多。到1985年底全省有46万多户摆脱了贫困。
("六五"期间兴建的衡阳市西湖小区)
(来源:湖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室)
(编辑:徐凯)
作者:
本网由福建省、江西省、湖南省、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海南省、四川省、贵州省、云南省、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
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主办 联系我们:020-87373327 Email:pprd@pprd.org.cn
备案号粤B-20050235
本页面版权归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信息中心所有,并由其更新维护 南方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